Selina38岁生日,从出道到毁容,再到离婚,令人心酸
2025-02-15 10:22:24
拘禁殴打、裸贷肉偿、跳楼自杀!非法校园贷死灰复燃?背后的金主,你绝对想不到...
提起非法校园贷这个词,这几年,很多人都听说过,有的大学生最初仅仅借了仅仅几千元的非法校园贷,但最后利滚利要还的钱竟然达到了几万甚至十几万元,甚至,个别人因无力偿还,最后选择了自杀。
那么大学生为什么会借这种钱?非法校园贷到底是用什么样的套路套住了借贷者呢?我们通过一起发生在山东的非法校园贷案件,去揭开其中的惊人内幕。
3千元到7万元 大学生陷入黑贷款陷阱
这是山东省胶州市的一所大学,风平浪静的校园里,却有一位22岁的在校生张强(化名),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。他处于这种状态已有四年,因为借非法校园贷被催债,惶惶不可终日。
张强告诉记者,他累计借贷的7万多元本金,加上利息,越还越多,被追债追得不得安宁。
张强:一直给我打电话或者说威胁。
上大学不久,张强通过网络贷拿到第一笔贷款3000元,当时还不以为然。
张强:当时是借了三千,但是只能是分九个月(还),分九个月每个月利息,大概在一百块钱左右。
张强告诉记者,自己家境富有,父母每月都要给他几千元生活费,所以,他觉得3000元贷款和每月100元利息根本不是个事儿。但是,3000元贷款月息100元,相当于年息40%,已经属于高利贷。由于张强(化名)从正规渠道无法贷款,而网络上的贷款尤其是校园贷门槛低、放款快,就一下子吸引了他。
张强:吸引我的就是下款快,它这边需要我的身份证。
张强贷款时还以为真的像网上说的那么简单,直到借了校园贷,他才发现里边的套路接踵而至,一步一步地套住了他。第一个套路就是砍头息。
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黄英:比如说我借一万块钱,我如果约定利息,是5分的话,你要首先留下,第一个月的利息,你能拿走的钱,应该是9500元。
砍头息只是校园贷的第一个套路,开始还款后,其它套路随之而来。
张强:利息的话刚借的时候,有的时候(月息)10%,然后慢慢的吧,我还他了几次之后,慢慢地慢慢地,它就变高了变到像30%50%。
月息50%,相当于年利率600%!校园贷。除了还款利率随意上调之外,另一个套路就是,还款周期不断缩短。
张强:就是说正常像,一个月一还之后,后几个月它就是,把这个利息变到,两周或者一周(还)就一周一还。
在还款过程中,利息从月息10%涨到月息50%,还款周期又从一月一还,缩短到一周一还,这样就等于贷款利率从月息10%涨到了周息50%,相当于年息2600%。也就是说,按照这样的利率,如果贷款1万元,一年光利息就得还26万元。
掉入非法校园贷陷阱 女友同学均被套牢
张强(化名)企图用贷款还贷,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堵住贷款的窟窿,但最后发现这条路也走到了尽头,如果此时他立即告知父母也许还能找到其它的办法,但是,他想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,结果引发了一场祸及无辜的噩梦。
2017年9月,张强再次借校园贷时,却碰了壁,因为他的债务太多、还款记录不良。于是他找到了女朋友晓蕾(化名)与另外两个男同学何兵(化名)与白力(化名)帮忙。
这就是何兵写的借条,他和白力每人实际到手只有3000元,但借条上却都写着借了1万元!
三个同学不仅帮张强(化名)借了贷款,还写了虚高债务的借款合同。在每张借款合同上,借款人都是一手举着身份证、一手举着借条拍了照,发给了放贷人刘建(化名)。
而张强无法按期还上钱时,晓蕾的噩梦便开始了,她的照片便被放贷人撒满了他们的大学校园。
张强:满学校撒那种传单,能撒多少份,上百份吧。
2017年10月8日,撒遍大学校园的传单,有两个版本,都是对女大学生晓蕾极尽侮辱和污蔑。上面有晓蕾大幅照片和身份证与借条的复印件,写着“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”以及晓蕾父母的名字和电话,还写着“此女借了我们的钱一起和男友吃喝嫖赌花天酒地”“丧尽天良”等不堪入目的污蔑和人身攻击之词。另外两个替张强(化名)贷款的男同学也未能幸免。
张强:女同学给我打了电话,说我那两个男同学被带走了,一直找不到他们。
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派出所民警李翔:他们(催债人)把他带到校外之后,对他进行了拳打脚踢,有拳打脚踢,两个男同学遭到殴打之后,并没有被轻易放走,而是被带到胶州之外的一个地方。又强迫何某和白某,利用别的方式也是办理这种网络贷款,通过从别人手里贷款来还之前,欠犯罪嫌疑人的钱 。
赚钱眼红 幕后黑手竟也是大学生
在报案后,警方通过调查锁定了这个非法校园贷平台幕后的黑手。而更加令人错愕的是,这名犯罪嫌疑人,不仅自己就是一名大学生,曾经也居然是校园黑贷款的受害者。
抓获刘建(化名)之后,办案人员顺藤摸瓜,在刘建(化名)的住处,找到了这个通过网络向大学生发放校园贷的神秘平台。
这两名当场被抓获的成员此时正在整理借款人的资料。
民警李翔介绍,材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,一些在校大学生的,写的欠条包括手持借条,手持身份证拍的照片。
在现场查抄的这个本子上登记着借贷者编码信息,每页40人,共有数百条。
让人吃惊的是,校园贷放贷者刘建(化名)被捕时也是在校大学生。
校园贷放贷者刘建(化名):刚开始我也是从网上借了一笔钱,借了1000来块,后来还了很多,当时那个人就跟我说,你可以拉客户来然后给你返点。
刘建向记者坦言,做这一行,来钱快。起初他为了弄清套路贷,加入了的一个套路贷群,群里放贷者互相交流经验,挣钱之多,挣钱之快,让刘建非常羡慕。
校园贷放贷者刘建(化名):有亮银行卡余额的,有我记得最多的亮了一个6000来万。我给在校大学生放款,因为在校的学生给的额度也不高,就几千块钱,他凑凑怎么样也给出来,因为他害怕失去学籍什么的,相对就是有牵挂。
还有更致命的杀手锏→在刘建(化名)手机里发现了200余张裸贷的照片和视频。
校园贷放贷者刘建(化名):就说假如说你裸贷,如果你还不上钱了,你可以出来陪我睡一晚或者说睡几天,然后这个钱就不用你还了。
今年7月,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、司法部联合制定印发了《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》,于今年10月21日起实施。
学生为何屡屡受骗?
非法校园贷以互联网金融和社交工具为平台,锁定在校学生为诈骗对象,让大学生一经借贷便深陷其中。那么,防范非法校园贷,还应该有那哪些举措?
姚振山:学生为何屡屡受骗?
首先我们要问一句,“校园贷”不是今天刚出现的,也不是今年刚出现的,当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后,网络贷蔓延到校园贷,这几年已经有一些学生被骗还不起贷款的事例和案件,学校和某些地方教育管理部门,政府部门做了些什么?因为什么没有做,所以才会有更多的学校学生受骗。
姚振山:对未成年人金融犯罪应单独立法
现在越来越多的金融消费行为,金融诈骗行为蔓延到学校,影响到大学生,甚至未成年的中学生。金融监管部门,教育部门是否可以有一些讨论和联手,讨论出一些保护他们的政策法规?监管监管,监督要前置,发现苗头,及时处理,而不是都等待高法的司法解释。因为立法也好,司法解释也罢,毕竟需要时间,而在这个时间内,犯罪分子可以钻很多空子,而大学生和未成年人往往涉世未深,抗压能力又弱,要预防悲剧而不是去处理悲剧和管理悲剧。
姚振山:不能当普通经济案件处理
涉及学生和未成年人的经济和金融类案件,不仅是公检法当普通的刑事案件处理,还应该对涉及的高校的失责,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失察,进行追责。不能当做普通的金融案件和经济案件来办理。
来源:央视经济信息联播
2025-02-15 10:22:24
2025-02-15 10:20:08
2025-02-15 10:17:52
2025-02-15 10:15:36
2025-02-15 10:12:32
2025-02-15 10:10:16
2025-02-15 10:08:00
2025-02-14 17:18:44
2025-02-14 17:16:28
2025-02-14 17:14:12
2025-02-14 17:11:56
2025-02-14 17:09:40
2025-02-14 17:07:27
2025-02-14 17:05:08
2025-02-14 17:02:52
2025-02-14 17:00:36
2025-02-14 16:58:20
2025-02-14 00:47:35
2025-02-14 00:45:19
2025-02-14 00:43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