螃蟹怎么吃?3 个部位不能吃!3 个部位不要扔!真人演示,一看就懂
2025-02-08 22:00:45
赫本一生三任丈夫 - 唯一不变的紀梵希永遠陪在她身邊
今天不讲珠宝,讲述女神赫本的一生。她看似如此光鲜美丽!
然而情感之路很坎坷,先后经历过三段婚姻,前两次都以丈夫出轨告终,直到遇到第三任丈夫,才稳定下来。而在这期间,纪梵希却一直陪伴在她身边,他们的友情比任何一段婚姻都持久。
(顺便说一句,纪梵希是名同性恋,所以他们之间的友谊再纯洁不过了。)
1929年,赫本出生。
六周后,她染上百日咳,差点丧命。
她曾说:
“如果将来我要写自传,开头会是这样:1929年5月4日,我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。六周后,我告别人世。”
据说当时赫本已停止呼吸。
家人以为她已经走了。
但奇迹般地,她又活了过来。
就像重生。
这件近乎神迹的事情,给了赫本受用一生的好心态。
她不止一次告诉自己:
“世间没有不可能,如果说不可能,也是:不,可能。”
好莱坞的狗仔埋伏她多年,想挖出丑闻。
但多年来,一无所获。
她干净美好如璞玉。
一如镜头前。
媒体人说:“是个人都会有丑闻。但,赫本是例外。”
《罗马假日》男主角派克也说:
“她从不说人坏话、道人短长,从不笑里藏刀、阳奉阴违......要爱上赫本,实在太容易了......”
当时的好莱坞纵欲成风,吸毒成习,潜规则成了明规则。
但赫本无可指摘。
她在这些混乱之外,活成莲一般的存在。
她近乎完美,清澈如初。
可《生活》杂志说:
“她是世界的公主、人间的精灵......心里却好像装着奇妙的孤独。”
在赫本的生命里,父亲是一个巨大的遗憾。
她在临死前,曾说:“哪怕我明天就走了,我也会回顾……为悲伤、流产和父亲的出走而喟叹。”
这种遗憾,
成了她缺爱之因。
心理学告诉我们,父爱缺失的人,一生都会寻找理想型父亲。
她们会比一般人,更崇拜权威,更依赖成熟的、霸道的男子。
因为他们是“父”的化身。
能给予她们迟到的补偿。
赫本的第一任丈夫,也是这种角色。
他年长她12岁。
叫梅尔·费勒。
与赫本相识时,他已经37岁。
是有妇之夫。
为了赫本,他离了婚。
此后以不容拒绝的势头,强行介入赫本的生命。
就身份而言,他是一个作家、导演、演员。
但与赫本相识后,他只剩下一个角色:赫本的丈夫。
他控制成瘾。
会擅自处理赫本的剧本,掌控她的生活,安排她的发言。
同时对她不忠!!
当时媒体纷纷质疑:为什么赫本会爱上梅尔·费勒?
赫本眼瞎了?
不。
赫本只是太匮乏。
控制虽然令人不适。
但对于匮乏者而言,
它意味着另一种东西:安全感。
赫本在梅尔面前,犹如小女孩。
就这一个理由,就足以令她飞蛾扑火。
她从没有好好做过一个孩子。
整个童年,她都在战火中度过。
她提早懂事。
提早成年。
一个没好好做过孩子的人,
也很难像大人一样理智地爱。
他们会不自觉地,在亲密关系里退行。
退回婴儿。
退回孩子。
像孩子讨糖、孩子撒娇、孩子耍赖一样去爱。
而这种爱的本质,不是独立的。
是共生的。
就像一个婴儿与母亲一样,我依恋你,因为你保护我。
而为了这种保护,
我宁愿被控制。
赫本的经纪人曾说:
“赫本已经不是赫本,她是梅尔的傀儡。”
这不是一个人的声音,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。
但赫本一意孤行。
而赫本的母亲也赶来了。
旗帜鲜明地反对。
她吃过类似的苦。
也受过相似的伤,不愿看见女儿重蹈覆辙。
在這期間赫本相近流了四回的产 让她心灰意冷
她那么爱孩子。
一直以做母亲,当成理想之一
梅尔的绯闻也开始源源不断出现。
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婚变。
只是在等最后的官宣。
1968年,她终于离婚。
肖恩归她抚养。
其他方面,她让了一大步。
1968年,赫本离婚后,她带着疗愈的目的,
乘船前往希腊。
在豪华游轮上,她遇见安德烈·多蒂。
“他向我走来了,这个英俊迷人的大男孩,就像上天的安排,我们相逢在希腊的海上……”
他虽然年轻,比赫本小9岁。
但他是罗马大学精神临床学科的副主任。
一个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,
面对一个孤独的、渴望爱的女人,
要拿下,真的比想象的容易。
他根本无需套路,
也无需骗局,
只需一点专业知识+倾听+技巧,就能打开赫本的心防。
何况他本人,确实也有魅力。
而15天的海上航行,
也是恋情滋生的最好温床——
信息为零。她会放大情绪。
风景清空。她会本能地渴望看见。世界远在天边,那就只有去看人。
而海水浩荡,也有一种命运无常感。
面对无常,人会更渴望连接。渴望有人在身边。
所以,多蒂的靠近,真的是天时地利。
希腊游以后,她便答应了他的求婚。
舆论再次哗然。
人们不解:
为什么赫本总是爱上比她差的男人?
为什么赫本总是无法拒绝人渣?
肖恩曾说:“我的继父,他是个……不知忠实为何物的猎犬式的丈夫,他随时都可能被其他女人所诱惑。”
可当时的赫本未曾觉察。
1969年1月,她成了伯爵夫人。
当年夏天,她怀了孕。
1970年,次子出生。取名卢卡。
与此同时,多蒂不忠的苗头也出现了。
在赫本怀孕生产期间,
他的绯闻层出不穷。
记者拍到他频繁出入夜场、酒店,与多名美女搂搂抱抱。
赫本佯装不知。
她只是比预期的,更提前回家。
1976年,她参加一个电影的首映。
记者问她:“请问你的丈夫是否对你忠诚?”
赫本脸色骤变。
随后一言不发,匆匆离开。
深情易逝。
人心易改。
天使的婚姻,再度走向名存实亡。
后来,赫本以法律手段,提起离婚诉讼。
她不是赶尽杀绝之人。
之所以走到这个地步,
是因为多蒂已经不留余地——
他趁她外出,将美艳女郎带回家。
赫本开门时,
整个世界都崩塌了。
而多蒂不以为然:“意大利丈夫若没有几个情人,岂不惹人笑话?!”
赫本的感情间隔,好像都很短。
刚刚结束一段,又开始一段。
不知是因为太怕孤独。
还是过于需要。
1979年,她遇见了第三任丈夫。
罗伯特·沃尔德斯。
一個一直陪他到老的男人
他刚刚丧妻。
她刚刚失婚。
而罗伯特出生在荷兰,也经历过二战。
相似的来处,相似的成长,相似的痛苦,令她觉得:这是同类。
赫本说,她与他“一见如故”。
他则对赫本说:“希望我的爱,不会造成你的负担。因为我爱你,就要爱得自由自在。”
1980年,他们正式交往。
此时,她第二任婚姻的离婚判决尚未下来。
1981年,他住进她的家。
从此同居。
冷嘲热讽如山海,向他们扑来。
1982年,她的离婚才判定。
当然,赫本和罗伯特此时已经成为公众眼中的一对了。
此后余生,罗伯特都在她身边。
流言也好,
非议也罢。
于她,都是身外之物了。
她在乎的,无非膝下之子,枕边之人,和平之邸,以及是否帮助了更多人。
赫本&纪梵希
半世相伴,一生挚友
说到赫本 那必須要說到紀梵希 永遠陪伴她的男人 她的摯友,她的親人
而纪梵希真正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,是在他遇到奥黛丽·赫本之后。
1953年,刚刚拍完《罗马假日》的奥黛丽·赫本找到了纪梵希,希望他能够为自己的下一部戏《龙凤配》设计服装。
纪梵希事后回忆说,“别人告诉我赫本小姐将要来为她的下一部电影《萨布丽娜》挑选服装,我以为是凯瑟琳·赫本,由于我十分欣赏凯瑟琳·赫本,而能为她工作真是太神奇了。但是当我打开了工作室的门,一个年轻的女子飘然而至,非常的纤细高挑,有着母鹿般的双眼,短短的发型,穿着窄裤,T恤衫,拖鞋,水手帽上还扎着一条红色的缎带。”
面对眼前这位他从没听说过的邻家女孩般的女明星,工作繁忙的纪梵希本来打算拒绝。但是赫本坚持从上一季的衣服里挑选,也就在她挑选戏服时,纪梵希发现:这个女孩对于时装的认知,有一种旁人难以企及的天赋。那一年,赫本24岁,纪梵希26岁。他们开始携手,共同创造出了一个神话——“奥黛丽·赫本风”。
通过电影《龙凤配》里的全新造型,赫本成为媒体和大众追捧与崇拜的偶像,她的名字开始与“时尚”二字划上了等号。
尽管《龙凤配》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,但纪梵希的功劳却归了这部电影的戏服设计师伊迪丝·海德。气愤的奥黛丽·赫本表示:“以后我的每一部电影,都要由纪梵希设计!”
赫本在《龙凤配》中的造型
之后赫本在《蒂梵尼的早餐》《甜姐儿》《黄昏之恋》《谜中谜》《巴黎假期》等电影里的造型都出自纪梵希之手。就连赫本第二次结婚时所穿的婚纱也由纪梵希一手包办。
纪梵希为赫本设计的婚纱
他在《蒂凡尼的早餐》中为赫本设计的那条小黑裙,更是确立了赫本在时尚界无法被替代的位置。一件剪裁得体,优雅大方的小黑裙,成为了所有时尚女性的梦。
《蒂凡尼的早餐》中赫本身着小黑裙
在赫本的引领下,众多好莱坞女明星和王公贵族都纷纷开始追捧纪梵希的服装,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女性几乎都穿过纪梵希:温莎公爵夫人、格蕾丝·凯莉、杰奎琳·肯尼迪……
因工作而结识的两人也结下了一生的友情。
赫本的情感之路很坎坷,先后经历过三段婚姻,前两次都以丈夫出轨告终,直到遇到第三任丈夫,才稳定下来。而在这期间,纪梵希却一直陪伴在她身边,他们的友情比任何一段婚姻都持久。(顺便说一句,纪梵希是名同性恋,所以他们之间的友谊再纯洁不过了。)
如果不是万不得已,赫本不会购买其他品牌。即便她真的那么做了,也会请求纪梵希先生的谅解。
赫本说:“有一些人是我深深爱过的,纪梵希是我所认识的人里面最正直的一个。”
她说自己穿着纪梵希设计的服装时,“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”。
而纪梵希,确实不论什么时候都把她当做小女孩一样的保护和宠爱着。
纪梵希曾说过:“赫本即使只是披着一个装土豆的口袋,也能够显露出高雅的气质。”
这样的盛赞里,是纪梵希对赫本深深的爱。
1957年,纪梵希为赫本特别调制了香水“禁忌”。这款香水调制出的头3年,只有赫本一人可以用。
晚年的时候,两人常常相伴在塞纳河畔散步闲谈。
有知心好友相伴的晚年,对这两位传奇人物来说,亦是最美好的生活。
赫本临终前,想要回到瑞士。
纪梵希用自己的私人飞机送她,飞机里,他装饰了满满一飞机的鲜花。
赫本问他:“为什么你知道我需要这些?”
纪梵希回答:“因为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。”
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,纪梵希还是把她当成了一个小女孩来宠爱。
赫本去世前,留给纪梵希一件大衣,她说:“当你觉得孤独,穿上这件大衣,就好像我紧紧拥抱着你。”
1993年,赫本永远地离开了。而她的抬棺人,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男人,
除了丈夫和儿子,便是纪梵希。
多年以后,当纪梵希回忆起赫本,他深情地感慨道:“在每一场发布会上,我的心,我的笔,我的设计都是跟着她走……”
赫本在《龙凤配》里的两套造型
赫本在《黄昏之恋》中的造型
赫本在《蒂梵尼的早餐》中的造型
赫本在《巴黎假期》中的造型
赫本在《谜中谜》中的丝巾造型
赫本在《甜姐儿》中的造型
最后一张,是1954年的奥斯卡颁奖礼现场,那是赫本第一次穿纪梵希的礼服。
2025-02-08 22:00:45
2025-02-08 21:58:29
2025-02-08 21:56:14
2025-02-08 21:53:57
2025-02-08 21:51:42
2025-02-08 21:49:26
2025-02-08 21:46:21
2025-02-08 21:44:04
2025-02-08 21:41:49
2025-02-08 21:39:32
2025-02-08 21:37:17
2025-02-08 21:35:01
2025-01-18 16:07:19
2025-01-18 16:05:03
2025-01-18 16:02:47
2025-01-18 16:00:30
2025-01-18 15:58:14
2025-01-18 15:55:57
2025-01-18 15:51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