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吓人的10部电影,胆小的勿入
2025-03-06 23:04:55
花山岩画:距今2000多年,系古代时岭南左江流域壮族先民所留
花山岩画是指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(范围包括崇左市宁明县、龙州县及江州区和扶绥县境内),与其依存的山体、河流、台地共同构成壮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。(本篇摄影/周剑生)
花山岩画大约包括105公里左江、明江河段。遗产区面积6621公顷,其中宁明县为第一遗产区,龙州县为第二遗产区,江州区和扶绥县为第三遗产区。
花山岩画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战国至东汉时期,已有2000多年历史,其地点分布之广、作画难度之大、画面之雄伟壮观均为国内外罕见,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。
花山岩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14.5公里花山屯北明江东岸。花山壮语名为“岜来”,汉译为“有画的石山”。
岩画 画面临江,崖壁明显内斜。画面长约 172米,距江面最高约90余米,底部高出江面30米,距离山脚一级阶地 3~10米不等。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,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,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。
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,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,没有细部描绘。风格古朴,笔调粗犷,场面十分壮观。现存图像1900多个,包括人物、动物和器物 3类,以人物为主。
岩画人物基本造型分正身和侧身两种。正身人像形体高大,最大的高达 2米以上,皆双臂向两侧平伸,曲肘上举,双腿叉开,屈膝半蹲,腰间横佩长刀或长剑。
动物图像主要是狗,皆侧向,作小跑状。器物图像主要有刀、剑、铜鼓、铜羊角钮钟。铜鼓数量多, 只画出鼓面, 有的鼓面中心有芒,个别鼓面侧边有耳。这些图像在画面上交错并存,组合成一个个单元,排满整幅画面。
2025-03-06 23:04:55
2025-03-06 23:02:39
2025-03-06 06:08:07
2025-03-06 06:05:51
2025-03-06 06:03:35
2025-03-06 06:01:20
2025-03-06 05:59:03
2025-03-06 05:56:48
2025-03-06 05:54:32
2025-03-06 05:52:16
2025-03-06 05:50:00
2025-03-06 05:47:44
2025-03-03 20:21:10
2025-03-03 20:18:54
2025-03-03 20:16:38
2025-03-03 20:14:22
2025-03-03 20:12:06
2025-03-03 20:09:50
2025-03-03 20:07:34
2025-03-03 20:05: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