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6种“顶级”辣椒,“魔鬼椒”不算啥,你能吃下几种?
2025-03-06 06:08:07
喜峰口归来,不得不说的大刀队抗战传奇
由唐山市迁西县城向北驱车一个小时,当看到燕山的山脊上一个又一个烽火台依着山势,蜿蜒相连时,就到了距唐山市区东北100公里的喜峰口脚下。
两山对峙的一个小山岗上,一块竖立的巨石上刻着三个大红字--喜峰口。据说,古时有战士戍边,久久不回,其父思念不已,就去找寻。在此地相逢,拥抱大笑,喜极而逝。遂名喜逢口,后改名喜峰口。
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,古称卢龙塞,路通南北。喜峰口从汉、晋、唐、宋、辽至明清一直是要塞,并皆有驻防。
由于八十年代修建潘家口水库,喜峰口关城及部分长城淹没在水下,成就了著名的水下长城景观。
图片来自网络侵删
九十年前国人在此抵御日寇进攻,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与日本侵略军铃木、服部旅团先遣部队展开生死搏斗,苦战七昼夜,歼敌五千,一战成名。
著名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在此谱写了壮烈的抗日传奇。战士们每人身背一把闪闪发亮的大刀,夜袭敌营,首战杀敌500余人。遭袭后的敌营里,到处是敌人的尸体。此后,不少日本兵晚上睡觉,脖子上要戴上一个自制的铁护圈,以防脑袋被砍掉。
就在那时,《大刀进行曲》—“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”,唱响了全中国,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日豪情。
当年的日本《朝日新闻》也不得不承认:“明治大帝造兵以来,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,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。
当时,中国军队伤亡四五千人,抗日英雄近百名,有的英雄连真实姓名也没留下,只留下杨秃子、老毛子这样的绰号。其余的战士,姓张、姓李、姓王、姓曾……已不可考,已然超出百姓乃至千姓了吧!
如今,除了残破的城墙、城楼,更多地进入人们视线的是晴朗的蓝天、清澈的河水,路边的花草、垂钓园、高大的栗树,以及栗子的甘甜和鱼虾的鲜美。
人们已想象不出那些冒风踏雪的戍边人的生活,也听不到我们的祖辈曾经在九十年前血洒这片热土时的震天厮杀声!
但你也许记得赵某军旗装事件,也许刷到苏州女孩和服上街事件。有网友评论说,现在生活富裕,大家思想进步,观念也该开放。穿和服不犯法,是个人自由。为什么不宽容点儿?国人狭隘了…
游完喜峰口,我说,中国人不要伤害中国人的感情。你去哪家串个门还要入乡随俗,遵守主人家的规矩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呢。别穿着那种衣服在祖国到处溜达!尊重自己,爱自己的国家!
2025-03-06 06:08:07
2025-03-06 06:05:51
2025-03-06 06:03:35
2025-03-06 06:01:20
2025-03-06 05:59:03
2025-03-06 05:56:48
2025-03-06 05:54:32
2025-03-06 05:52:16
2025-03-06 05:50:00
2025-03-06 05:47:44
2025-03-03 20:21:10
2025-03-03 20:18:54
2025-03-03 20:16:38
2025-03-03 20:14:22
2025-03-03 20:12:06
2025-03-03 20:09:50
2025-03-03 20:07:34
2025-03-03 20:05:18
2025-03-03 20:03:02
2025-03-03 20:00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