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青汁相当于吃草-揭穿“大麦青汁”里的那些忽悠
2025-01-01 09:12:33
每天一分钟学点读心术
冻结行为的产生基于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,当一个人受到强烈的不利刺激无法对抗时,经常通过保持“冻结”来隐藏自己,从而保护自己。反过来说,我们也可以通过该类“冻结行为”,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状态。
美国哥伦布中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曾发生过两起严重的枪击案,有学生虽然距离凶手仅相隔几米,他们却神奇地躲过了一劫。他们逃过厄运的“技巧”有些雷同:要么吓得一动不动,要么吓得假死过去!的确如此,人们在面临极大威胁时,经常能够通过一种本能的行为逃过一劫,这种行为就是冻结行为。所谓冻结行为,就是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刺激时,大脑和身体动作在瞬间出现短暂的静止的行为。冻结行为是动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是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。动物要生存,既要捕食猎物,也要预防被猛兽袭击。因此,动物对运动的物体十分敏感,通过敏锐的听觉、视觉和嗅觉等感知未知的威胁。一遇到威胁,它们的神经系统会高度集中,消耗大量能量,使得身体各部的运动量减少为零。这种静止既避免了自己的进一步暴露,同时有利于动物考虑应对之策。某地一农妇上山寻找自家丢失的羊,与一只狗熊不期而遇。高度紧张之下,农妇条件反射似的倒在地上屏住呼吸,从而捡回了一条性命。具体经过是这样的,农妇发现自家的羊少了一只后,便上山去找。她说:“没想到就在这时,有个东西从我背后扑了过来,当发现是黑熊后,我立即趴在地上装死,
黑熊扑过来在我的后背抓了几下,在我的脖子上咬了一口。我呆住了,连喘气都不敢,黑熊可能以为我死了,就离开了。”当我们从相反的角度看待冻结行为时,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:如果在面对某个场景或问题时,出现了瞬间的行为停滞,说明该场景或问题让人们感受到了威胁。一般来说,人类的冻结行为表现在四个方面:一是面部表情,二是呼吸速度,三是手部行为,四是脚部行为。面对外部刺激时,面部的行为要克制很多,掺杂了很多主观控制的表现,比如勉强或者惭愧地笑。但如果外部刺激的压力过大,冻结行为也会写在脸上,使被测试人失去矜持,具体表现为面部肌肉僵化、表情呆板、缺少变化。在这个过程中,即使是最灵活的眼睛,也会表现得呆滞无光。呼吸的冻结行为是屏住呼吸或者降低呼吸的幅度和频率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大气都不敢喘”,这是经典的冻结行为之一。这种轻微呼吸的本质是隐藏,是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。同样的道理,在我们遭到负面压力,比如恐惧、忧虑等的时候,心理上也会希望通过隐藏的方式保护自己,减弱或者停止呼吸,试图减少对方对自己的关注。在对局面没有控制感、缺乏安全感、担心出丑、不够自信等状态下,会出现手部的冻结行为。最典型的行为是把手交叉放在胸前,或者藏在兜里。一般人会认为这是紧张,而实质上这是为了避免不利刺激。好比某一天在你没有做任何准备的情
况下,在会议上被领导点名当着台下数百人演讲,如果你很少经历这种场合,相信你在登台后的一段时间内不知该把手放在哪儿。脚部中最常见的冻结行为是双腿并拢挺直,肌肉僵硬。在一个人接受讯问或被批评时,神经系统受到强烈的负面刺激,不会出现叉开双腿站立的情况,也不会出现其他非常随意的站姿,而是紧张地并拢站直,一动不动。坐姿中最常见的冻结行为,是把双腿交叉成一种不能乱动的状态,比如把双脚并拢在一起,或者紧紧贴在椅子腿上等。
2025-01-01 09:12:33
2025-01-01 09:10:17
2025-01-01 09:08:01
2025-01-01 09:05:45
2025-01-01 09:03:29
2025-01-01 09:01:13
2024-12-31 03:17:45
2024-12-31 03:15:29
2024-12-31 03:13:13
2024-12-31 03:10:57
2024-12-31 03:08:41
2024-12-31 03:06:25
2024-12-31 03:04:09
2024-12-31 03:01:53
2024-12-31 02:59:37
2024-12-31 02:57:22
2024-12-27 08:04:01
2024-12-26 09:23:25
2024-12-26 09:21:09
2024-12-26 09:18: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