莲花姐指的是谁?李冰冰
2024-05-09 12:10:32
肯德基的咖啡,收容了多少中年男人
在年轻人的认知里,咖啡分为两种:休闲专用与续航专用。
在打工专用的咖啡里,职场人早已喝出了一条鄙视链。" 某运咖和某迪是失去味觉的省钱专业户的续命水,某幸多是格子间打螺丝钉的小年轻的加速燃料。如果你想让自己过得体面一点,就喝 manxx,等财富自由了,就买十张星巴克的卡随便刷。"
就在打工人快把咖啡喝成身份认同时,殊不知看开一切的职场中年男人,早已在众人的视野盲区里,狙到了打工咖啡届真正的神—— K 咖啡。
图源 @核桃
平日点肯德基的人,很少会注意到肯德基里的咖啡存在," 但凡在吃炸鸡时,为了解腻忍痛点过 12 元一杯大可的人,都不会专门到 KFC 买饮品。大家默认 KFC 的炸鸡就像饺子,饮品就像醋,谁也想不到会为了喝醋去饺子店。"
就在年轻人感慨,9 块 9 一杯的某幸是 " 穷人续命水 " 时,中年男人们则十分困惑," 肯德基的咖啡 9 块 9 都能包月喝,但为嘛只有我们老爷们才喝它?"
图源 @干将会玩
曾经,中年男人们需要提神时,往往只能想到喝速溶咖啡和红牛。而如今,在肯德基包个 " 月咖 ",成了他们给生活品质无痛升舱的船票。
" 老喝瓶装饮料或速溶粉,哪怕自己感觉没什么,别人也会觉得你活得太糊弄。换成会员价 5 元一杯的现磨美式或拿铁,没多花一分钱,但却能营造出十倍更加懂生活的观感。"
对比小年轻们对咖啡的认知,中年男人有自己更为深刻的理解。
他们看几十元一杯的风味拿铁或精品豆咖啡,就和看朋友花几千元买二两茶叶一样," 态度上尊重,情感上理解,但绝不允许自己这样乱花钱。"
所以当外人质疑," 肯德基的咖啡这么便宜,口感会不是是涮锅水 " 时,他们会和你理性分析:" 咖啡的本质,和豆浆其实没区别,都是用土里长出来的豆子,晒干、烘焙后冲煮而成。5-8 元本就是它本来的价格,不是 K 咖啡的错。"
图源 @三两屿
在 KFC 的快取窗前,总能见到几位排队的男士。他们把 K 咖啡喝成了爸比限定的下午茶,聚在一起不是抽烟碰杯,而是等着服用咖啡。" 散发着一种下课后排队买汽水的少年感。"
而当外人以为,这种咖啡只是以低价击穿中年男人时,其实它存在的意义,远不止是一杯咖啡那么简单。
什么样的中年男人,
会喝 K 咖啡
有人会因廉价而不屑于购买 K 咖啡,但对把 K 咖啡当水喝的中年男人来说,这种偏见完全没有任何攻击力。" 因为中年人选择它的原因,从不是因为没钱或是没有品味,而是一种真正富足的体现,不需要再通过消费来获得认同感了。"
比起明面上和别人争论 K 咖啡的品质并不差,他们更喜欢在私下偷享,甚至希望嫌弃它的人越多越好。
因为 " 肯德基的好处就是人少自在多。如果慕名而来的人太多,导致环境变拥挤,那反而就不值一喝了。"
今年 35 岁的李飞,感到自己成熟的最大变化,就是" 人设从穷精致变成了富窝囊 "。
据他观察," 如果你想靠一杯咖啡就提升气质,就得像女士背 LV 一样,为一个包再配一身更贵的穿搭,比如一身 lululemon 或高定西装。否则再贵的咖啡,配一身背心裤衩,别人也只会觉得你是在喝速溶。"
" 而在肯德基喝咖啡的好处,就是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诉所有人,你所有的消费都很随意,当漫不经心成为你的生活态度时,外人就无法按照套路去揣度你这个人了。"
图源 @宁静树
坐在 KFC 里喝咖啡的男人,犹如寺院里的扫地僧,表面对自己喝什么不在乎,实际他们才是民间咖啡文化的高级学者。
一些假装上班的中年男人,会在工作日的下午带着电脑去肯德基," 看上去很忙,其实是想方设法消遣时间,比如逐句看咖啡菜单,或是去网上做做攻略到底哪杯好喝,结果无意间就被灌输了许多咖啡知识。"
" 比如阿拉比卡和其它商业豆的区别,咖啡豆的香型都有哪些,或是同一款咖啡豆深烘和浅烘后,口感前中后调的不同,这些都是你对照菜单就能获取的信息量。"
只不过向来 be water 的中年男人,对咖啡的态度一直是 " 只买不装 "。所以也不会把自己对咖啡的理解,当作是一种谈资。
除非是实在被人冒犯到了,他们才会淡淡提醒你,"K 咖啡的机器,一台要九万多,比大部分连锁咖啡店都要贵两倍,可能只有不懂咖啡的人才没注意到吧。"
图源 @常乐
反过来,当你无法用一种咖啡定义中年男人时,中年男人正以自己的需求为主导,爆改 K 咖啡。
有人办了咖啡卡之后,就把肯德基当成了自己的居酒屋,每天中午都会吆喝几个朋友来,就着几份炸鸡当 " 下咖菜",聚在一起侃大山。
" 有时聊上头了,还会一起拿咖啡碰个杯,喝出一种‘咖不醉人人自醉’的感觉,只能说真正的中年强者,总有办法能获得松弛,从不会抱怨从公司到家的两点一线有多逼仄。"
多少中年男人
把咖啡当药喝
互联网上,有关 K 记和 M 门谁是 No.1 的争论,已经持续了大半个世纪,但却从未引起过中年男人们的注意。
他们即便买再多杯 K 咖啡,也不会自称肯门信徒,因为 " 人到中年后,你会越来越清楚,人生的下半程只有孤独,而不会为了虚假的归属感,而加入某种文化共同体了。"
" 当他们真的想在现实中找个落脚点时,会选择直接办卡。这样就不会被外人揣测,为什么自己总会去一个地方固定呆着,一句‘不去就浪费了’,就足以解释所有。"
北漂 8 年,在 35 岁前回到老家的董明,把肯门咖啡当作自己安全屋的原因,是因为 " 它的门店数量,吊打任何一家连锁餐饮,哪怕是麦当劳都没渗透到的县城角落,也总有一家肯德基在静静开花。"
董明曾经在北京办过无数张卡,感慨 " 北漂生活,你只是看似来去自由,实际上早已自觉办理了一张张门禁卡,用于出入生活轨迹的常打卡点时,可以更划算。"
" 直到你有天仓促离开北京时,那些来不及转手的会员卡,就会成为你带回老家的遗憾。唯一值得安慰的是,K 咖啡的卡,不管你去哪都还可以刷。"
图源 @云峰
虽然看起来不网红,但肯门同样可以满足中年男人的新鲜感。
" 这里不光有 5 块一杯的美式打底,像果汁气泡美式,生椰拿铁这样的爆款单品,K 咖啡一样不落地都安排上了。唯一的区别是,没有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名字,但喝起来都一样,进一步对齐了中年男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口味颗粒度。"
图源 @搬砖的葡式蛋挞
如果说麦当劳,是千禧年一代的精神驿站,那么肯德基,就是属于中年人的托己所。
" 在麦当劳里,你可以遇到穿着各种潮牌或玩 cosplay 的年轻人。但在肯德基,你只能看到一堆面前摆着 K 咖啡的男人,像个老 baby 一样,拆开一颗又一颗奶精球,来哺育自己。"
" 大家什么正事都不做,但不觉得羞耻的原因,就是因为这里大部分都是同类,却不会遇到同事。因为肯德基通常会开在离公司有几百米外的地方,为休闲和工作留出了充裕的缓冲。"
图源 @牙牙
董明平时点咖啡时,有时候即便备注了 " 不要糖和奶 ",服务员依旧会根据肌肉记忆,往他的餐盘里放一盒糖浆和奶精。
让他感到" 一种被强制关爱的感觉,不管走进 K 咖啡前有多丧,喝完后头脑和精神都会被充碳。"
KFC,中年男人的加油站
肯德基的门店,装修主打复古风,有人感到 " 无论是灯光还是颜色,都要比麦当劳显得更昏黄一点。看起来像是临睡前,只剩一盏台灯没关掉的卧室,所以人只要一进来,潜意识就会开始被氛围影响,开始松弛。"
许多中年男人会把喝咖啡的沙发,当成能让人坐着睡一会的行军床。他们入座后的统一姿势,都是 " 戴着耳机,靠在垫子上睡觉,等着咖啡因缓慢上头后,就悄然离开。"
图源 @控糖 & 测糖日记
这里就像是中年男人的加油站,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十分明确,就是快准狠地解决需求,然后启程继续奔波。
70 后的大叔杰哥,发现 " 现在大多数的精品咖啡店,进去后都有用户教育环节。但在肯家的咖啡厅里,店员就和加油站里的工人一样,沉默的给你打一杯咖啡,不会唠叨半句营销话术,为你留出一方纯享无广告弹窗的歇息空间。"
" 如果说一些高端咖啡店里,是群英荟萃,那么肯德基里的中年男人就是萝卜开会,各有所爱。谁也不会越界打扰谁,连拼桌这个行为都不会发生。"
ENDING
有人深扒了咖啡的历史,发现它原本居然是一种兽药,用于" 缓解动物的疲惫,让它们可以工作更久的时间 ",瞬间便感觉手里几十一杯的精品手冲不香了。
" 到头来,再看看那些一早就把 K 咖啡当水喝的中年男人,你才会发现,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通透——把解决需求作为衡量消费的唯一标准,你就再也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,噱头,情绪价值去胡乱花钱。只要能提神醒脑,别说咖啡了,喝啥其实都可以。"
2024-05-09 12:10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