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父孙中山第三个老婆,孙中山一生有五个老婆吗
2023-09-17 06:52:17
七月十五是什么节,“八月十五杀鞑子”的传说是真的吗?有历史可以考证吗?具体的内容是什么?
好的,我来回答!
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先提一下八月十五必备的食品——月饼。
我小的时候,月饼可是非常难以吃到的好东西,想吃到月饼,得有几个前提:首先家境要宽裕,能买得起月饼。其次得等到中秋之夜,父母或祖父母在院里摆好桌子,桌上放些祭品,长辈磕头祭祀之后,再把“月姥姥”或“天帝”吃剩下的月饼拿刀切开,视人数多少而分食。
我家兄弟们多,小时候每次总是一个月饼(当年都是半斤的大个月饼)切成四块,抢到了其中一块后,我总要先在鼻子下闻闻,再拿到灯光下欣赏一番,最后才一小口、一小口地细嚼慢咽。
而每年吃到的月饼虽然不同,但里面都有青丝和红丝,酸酸甜甜的,特别好吃,所以我对青红丝格外留意。
曾经问过大人,这月饼馅里的美食到底是什么做的,又为啥是青色红色夹杂着呢?大人没给出答案。
年龄大了后,听到好些人说,月饼里的青红丝,是因元朝末年“八月十五杀鞑子”而流传下来的。
一,元末的残暴统治。
大家都知道,元朝是由蒙古人靠武力建起的,被汉人称为“鞑子”。蒙人视汉人为下等人种,向来随意摆布。有些汉人便主动反抗,跟踪独自出行的鞑子到某个僻静之地偷偷杀死。甚至采取了被动的反抗,就是生子不养。
元惠宗末年,为了对百姓进行控制,防止串联和反抗,便出台了一项政策:派一些士兵居住到各家各户,没收这家的各种铁器,监视百姓的一举一动。
这些分派下来的鞑子兵,都是没有文化的职业军人,住到了谁家,就成了这家的“祖宗”,吃要好,穿要好,玩乐当然免不了。只要看中了这家的媳妇、闺女,就得任由他奸淫,稍有反抗,轻者被暴打一顿,重者全家丧命。
更令人可气的是,谁家要是娶媳妇,必须先交由鞑子过目,新娘子如果被他看中了,那么洞房和新娘子就都属于鞑子了。对此,百姓们恨不得把鞑子碎尸万段。
在这种毫无法度的政策下,遇到这些毫无人性的鞑子,百姓们的生活暗无天日,纷纷揭竿起义,朱元璋就是这个时候参加义军的。
二,妙计除鞑子。
怎么办呢?是这样忍气吞声地将就下去,还是团结起来,想个办法惩治一下鞑子呢?
这时刘伯温出了个主意:大家都对鞑子恨之入骨,不如借民众之手除掉他们,一来百姓能免遭鞑子之辱,二来可以帮义军扫除障碍,一举多得。
他出了什么主意呢?
临近八月十五时,大街小巷都是化妆成商人的士兵,每人抱着一箩筐月饼沿街叫卖。
到了中秋之夜,各家各户都在院里摆上月饼、瓜果祭月,鞑子见有好东西吃喝,也会凑过来大吃大喝。分食月饼时,会发现月饼里有张绵条,为了便于发现,事先染成青红两色,上面都写有“请在今夜子时杀死住在你家的鞑子兵”。鞑子不识汉字,看了后会问道:“这是啥玩艺儿?”就会回答他这是饼芯子。
到了子时,有的鞑子早已入睡,有的虽在饮酒,但也毫无防备。这时,各家各户纷纷拿着木棍、绳索、农具等,或者对着住在自家的鞑子脑袋上猛击,或者挽好绳套往鞑子脖子上一套,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家伙便一命呜呼了。
天亮时,大家在大街上互相打听,倘若偶尔一家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杀死鞑子,大家便一齐拥向这户,众人合力惩治一个没有防备的鞑子,轻而易举地就把他了结了。
于是大家弹冠相庆,而月饼里的青丝红线,也随之流传了下来。
三,这一说法是真是假,史书有明确记载吗?
元末的暴政,引起广大农民、包括朱元璋、刘福通、陈友谅等的奋起反抗,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。
在元代徐大焯所著的《烬余录》中,详细描述了蒙元士兵对苏州一带百姓的虐行:“北兵之祸,杀戮无人埋,甚至缚幼童于高杆,以射中其窍者赌羊酒。城乡遍设甲主,拏人妻女,有志者,率皆自裁。欲两全者,竟出下策为舟妓,以舟妓不设甲主,舟妓不辱身云。”
可以看出这些北兵丧失人伦的暴行,令人发指。他们把幼童绑到高处,射箭取乐。派往各处的“甲主”,对于看上的女子随意凌辱,以致一些女子被迫屈身为妓。
另外,《元史》及其它史料也有士兵对百姓泯灭人性的摧残、凌辱有所描述,所以蒙元士兵对江南百姓的残暴统治,是不争的事实。
但关于“月圆杀鞑子”一说,史书并无任何记载,所以我个人认为无据可考,只是人们出于对鞑子的痛恨,口口相传所形成的美好向往吧!
后记
纵观史上各个时代,欲成大事者莫不借谶语和各种人为的”吉兆”来树立身份的正统、奠定自己的地位。比如陈胜起义时派人模仿狐狸叫出“大楚兴,陈胜王”。刘邦为自己编造了一个“斩白蛇”之典等等,无不都有自我炒作之嫌。
“八月十五杀鞑子”也是如此!元末群雄纷争,仅江南一带,在朱元璋独当一面时便东有张士诚,西有陈友谅,北有蒙元士兵,形势险恶。合理借用谶语或各种“预兆”,是谁能问鼎中原、一统天下的便捷路径,在民间提出这种口号,纵使不能将鞑子杀掉,但至少增强了民众对鞑子的仇恨心理,也让蒙元士兵感到四面楚歌,使他们军心涣散。
所以说,聪明的朱元璋,及时利用民众对鞑子的仇恨心理,杜撰出这样一个口号来,也未可知。
至于月饼里的青红丝,原本是古代宫廷和贵族食品中的调剂品和点缀物,是由青杏蜜饯和玫瑰蜜饯做成的。沿袭到了后期,青红丝也只是冬瓜、萝卜、橘子皮等通过加工上色,而正宗的杏丝玫瑰丝,已很少见了。
但无风不起浪,正是一些北兵的暴行引起了民众的愤恨,才有了“月圆杀鞑子”的内心渴望,也就产生了青丝红丝的美好传说。
我是@非非空 ,一家之言,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正。
2023-09-17 06:52:17
2023-09-17 06:50:12
2023-09-17 06:48:07
2023-09-17 06:46:02
2023-09-17 06:43:57
2023-09-14 17:13:55
2023-09-14 17:11:50
2023-09-14 17:09:46
2023-09-14 17:07:41
2023-09-14 17:05:36
2023-09-14 17:03:31
2023-09-14 17:01:27
2023-09-14 16:59:21
2023-09-14 16:57:16
2023-09-14 16:55:11
2023-09-13 07:56:24
2023-09-13 07:54:19
2023-09-13 07:52:14
2023-09-13 07:50:09
2023-09-13 07:48:05